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 博鱼·体育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纪实摄影家黄一鸣以镜头记录海南30载成长博鱼体育
添加时间:2024-08-05

  博鱼体育从事新闻工作时期的黄一鸣(左一)采访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受害的海南“慰安妇”。

  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黄一鸣提供)

  爱摄影的人都格外热爱生活,因为他们看得到这现实美好背后汩汩流过的光影岁月。

  在黄一鸣的镜头下,他深爱的海南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呱呱坠地到三十而立,每一帧定格的画面都令人感慨这时光的力量,也令人惊喜于这大大小小的变化。而这些光影记录下的对比与变迁,根源在于海南的成长速度,它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例证。

  踩着竹梯郑重地挂上“海南省人民政府”牌匾的人,聚在“庆祝海南省成立”的横幅下的欢乐人潮,“闯海墙”前满怀希望且踌躇满志的求职者,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时一栋栋默然矗立的烂尾楼,历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无数个定格的瞬间,所蕴藏的内涵却如此意味深长,展示的是海南社会发展中人们身上最平实的美,折射出的正是时代变迁中最动人心魄的壮阔波澜。

  镜头,几乎是他一生的语言。这种无声的倾诉与纪录,长达数十年,每一帧画面都融入了他的骨血,似乎再也分不开。

  眼前的黄一鸣,清瘦,目光濯濯。他笑着拍拍记者的肩膀,“你们来了,我特地换上了喜欢的衣服。”30多年来,他最喜欢的衣服是一件摄影马夹。

  多少年来,有人想出高价购买他记录下的影像,他婉言谢绝;而有的人,就算没有一分钱报酬,他也愿意倾囊相送。决定这一切的初衷与选择,都在于黄一鸣的内心:“我真的,想把它们都留给我最挚爱的海南。”

  出生在三亚,生长在黎村,海南是黄一鸣的故乡,他从这里起步,执着地用脚丈量着海南的城市与村庄,用镜头记录变迁,闻名于中国摄影界。从第一次摸到外公家里那台老式德国蔡司相机开始,无数个浅明却又深邃的观察海南的视角由此铺陈开来,看后令人思绪纷扬。经由黄一鸣镜头的定格,发展大潮中一张张普通人的面孔,无不透露着一种深思,投映着海南发展每一处历史节点。

  祖父辈是印尼归侨,父母亲都是医生,被分配到了当时广东省最偏远的地区海南。几十年后,黄一鸣的母亲回忆1959年初到三亚的情景时,总是像讲着一段甜蜜的笑话:“你父亲早我一年到三亚,我到后的第一天傍晚,你父亲说去街上吃饭,我好奇地问:‘街在哪?’”

  三亚唯一的解放路,当时实在有些寒酸,街面上最好的房子是平顶房和瓦房。更多的,还是草房。

  1960年出生于三亚的黄一鸣后来跟随父母到了更加偏远的地区——陵水生活。“从8岁开始,我的记忆里全部都是黎乡。”黄一鸣回忆,他在当时的群英公社(即今天的陵水黎族自治县群英乡)田仔乡热火朝天地参加劳动,直至1978年参加高考考进广东交通学校。10年时光,海南这片红土地和大山黎乡深深印在了黄一鸣的脑海中,那颗在天然质朴的生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心灵,决定了日后他的眼睛始终亲昵地俯瞰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历史的见证,有时往往仅是一种直觉的举动。1988年4月的一天,黄一鸣从位于海口市海府路的海南行政区委办事回来,看到两名工人正踩着三轮车,缓缓地往区政府大院方向骑去,车子上安放着一块大大的牌匾,刻着七个大字:“海南省人民政府”。

  “心潮澎湃啊!”黄一鸣没多想,立即到单位办公室(区政府院内)拿上相机,跟着三轮车,一路跟去了当时即将成为省政府办公地的大院门前。一名穿着白衬衫的工作人员踩着倚门的竹梯,正准备从另两名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红色彩缎,将印有“海南省人民政府”字样的大牌匾挂上墙,“咔嚓”一声,黄一鸣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珍贵时刻。

  很快,一批又一批怀着梦想和热忱的年轻人从天南地北赶到了海南,八方风雨汇琼州,对于建省早期仅有300万人口的欠发达省份海南来说,街头巷尾突然多了许多骑着单车、操着五湖四海不同口音的年轻身影。这种变化被黄一鸣敏锐地察觉到了,他开始去捕捉这些身影,这便是后来海南发展历史上一个永远被铭刻下来的群体——“闯海人”。

  “理想是很美好的,但是当时的日子其实很苦,很多省外刚毕业的大学生跑来了海南发现没有地方住,就住两三块钱一晚的地下室。”黄一鸣说,“为了糊口,不少人在街上四处摆摊,或是上人才市场找找活干,亦或是几个人合伙开个小店,各凭本事赚钱。”

  当时,在海口东湖三角池旁,有个很小的人才市场,也是“闯海人”初到海南时的必去之地。热爱拍摄的黄一鸣时常拿着相机,去拍那些年轻人在贴满招聘信息的砖墙前扎堆寻求工作时的模样。而那堵贴满了各种招聘和求职信息的墙,人们将其形象地称为“闯海墙”。

  建省之初的海南,交通、通讯等设施极为不便,停水、停电是常事。为了组建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黄一鸣向电信局申请安装一部电线个多月才批下来。长途电话都要通过总机转传,早上打到晚上还没接通是“家常便饭”,这给当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黄一鸣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那个时代,大部分的新闻稿件只能通过电报发出,照片采用邮寄的办法。在通讯设施落后的海南,新闻所追求的时效性,统统变得“失效”了,摄影照片寄到了北京已时过多日,几乎发不上报章。“心里的滋味儿,别提多难受了。”黄一鸣感喟。

  尽管困难重重,但对于一个热爱新闻事业、心中充满激情的青年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黄一鸣坚信,海南的声音和它发展的身姿,一定会通过新闻传播广泛地为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所知。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不会因为暂时的条件不足而受到阻碍。

  他以对海南的热爱为支撑,通过手中的相机拍摄了包括《十万人才过海峡》在内的诸多与“闯海人”有关的摄影作品,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壮阔波澜。

  1992年,反映海南建省前后社会面貌的《黄一鸣纪实摄影集》正式出版,黄一鸣成为我省第一位出版个人作品集的摄影家。1996年12月,黄一鸣又推出一本反映海南都市基层和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摄影集《海南故事》,轰动了中国摄影界,评论家称其“展示了海南社会发展中的人们身上最平实的美”。

  1999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黄一鸣作品集《黑白海南》,镜头对准彼时非常敏感的社会现象——海南房地产停缓建工程,画面中一栋栋尚未完工的高楼大厦默然矗立。20世纪90年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为海南城市建设带来累累创伤。截至1998年,455万平方米的积压商品房博鱼体育,以及报建面积超1600万平方米的“半拉子”工程成了难看的城市伤疤。《黑白海南》对焦于此,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同年,国务院批准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海南省处置停缓建工程被摆上重要议程,大量停缓建项目在此后多年得以逐渐消化,黄一鸣的纪实摄影作品成为永恒的历史定格。

  2001年2月,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共同发起的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入海口的博鳌镇召开成立大会。习惯奔忙于各种大会会场之间的黄一鸣,在这一次论坛年会的采访中,有了不同以往的感触。“我偶然回头一望,在主会场,身后站着以往从没出现过的世界各国媒体,各种‘长枪短炮’亮相,第一次,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世界关注海南’。”

  迈入新世纪后,海南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海南逐渐登上更大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2008年,黄一鸣去了北欧的几个国家,在一座小城内居住了几天博鱼体育。在这里,火车就如公交车一般载着人们上下班博鱼体育。黄一鸣感叹着:“什么时候我们海南也能有这样的铁路和火车呢?”同行朋友笑答:“估计很难,本地人那么少,建了谁来坐?”

  线日,海南省交通史上的一号工程——东环铁路正式建成通车;2015年底,世界首条环岛高铁在海南开通,游客和岛民对动车青睐有加,周末常常一票难求。回首当年的那一幕,黄一鸣不禁感慨万千。海南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如此令人惊喜赞叹,黄一鸣的镜头也紧紧注视着海南的变迁,记录着时代的律动。

  “还记得建省初期吗?海口地区最高的房子要属华侨大厦和金融大厦了。30年来,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天一个样。”黄一鸣兴致勃勃地回忆着,早期海口的城市核心是海秀路望海楼一带,20世纪90年代国贸地区刚刚兴起,各种高楼兴建,外表光鲜却没人住,偌大的国贸街道上有时连人影都少见。再看看今天的国贸,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百业兴旺。

  黄一鸣还记得当时作为开发区来建设的海甸岛,与海口市区有一桥之隔,高楼大厦不少,但同样少有住户,显得有些寂寥。可如今,海甸岛居住区非常繁荣,超市医院学校一应俱全。

  常年高强度带伤工作,让未到退休年龄的黄一鸣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博鱼体育博鱼体育,手术后不得已从热爱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的目光,仍一刻未曾离开他所关注的海南。在黄一鸣家中,各类历史资料、珍贵照片让人目不暇接,这即是他见证海南发展30年的记录,“我在写一本书,要将我对海南的摄影、将我和海南的羁绊,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抒发我心底对海南的热忱。”

  2.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时间的流逝会让你淡忘你曾见过的东西,影像是很了不起的,它真实地将生活的一切感觉纪录在胶片上,让后来人目睹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回到初识的状态,对比之下,令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3.摸相机摸了40年,我走遍了海南的每个市县。从城市到乡村,从山里到海边,如今的海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关注”,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